倪素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暮春景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春天流逝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暮春(mùchūn): 指春季结束之时。 2. 片片残红漾碧溪(piàn piàn cán hóng yànng bì xī): 形容落花如同片片残红般随溪水荡漾,形成美丽的风景。“残红”指的是凋谢的花,这里的“红”是形容词,用以形容花的颜色。 3. 卷帘人立小窗西(juàn lán rén
江亭野望 在江边的小亭子上闲眺,明亮的清光洒满视野。 在晴朗的阳光下,远处的帆船和归雁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山间的云雾缭绕着寒石上的古树,野寺中的烟雾随风飘荡。 河边的芦荻滩边停泊着一只渔船,渔夫枕着蓑衣安睡在这宁静的地方。 译文: 江边的小亭子上闲眺,明亮的清光洒满视野。 在晴朗的阳光下,远处的帆船和归雁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山间的云雾缭绕着寒石上的古树,野寺中的烟雾随风飘荡
注释: 清光如拭绿筠窝,天气新凉透薄罗。 门外秋风落桐叶,夕阳影里雁行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季景色的诗歌。首句“清光如拭绿筠窝”,以清新的光照射在青翠的竹丛中,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清凉和宁静。次句“天气新凉透薄罗”,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季的凉爽天气,让人感到一丝丝寒意。第三句“门外秋风落桐叶”,则展现了一幅秋风吹落梧桐树叶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最后一句“夕阳影里雁行多”
闲眺江亭上,清光满目前。 远帆晴霭里,归雁夕阳边。 云拥寒岩树,风回野寺烟。 芦滩维钓艇,渔夫枕蓑眠。
倪素玉并非一位清代诗人,而是一位生活在清代的文人。她是一位字无瑕,生于1697年,卒于1730年的无锡东亭人。倪素玉是倪瓒十五世孙女,邹云城继室,年三十四卒。她的诗词全集包括《江亭野望·闲眺江亭上》和《秋日·清光》,展示了她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 倪素玉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她所著的《冰壶小草》中。这部作品不仅是她的个人诗集,也是清代文人作品中较为珍贵的一部。通过对倪素玉及其诗词的分析
倪素玉并非一位清代诗人,而是一位生活在清代的文人。她是一位字无瑕,生于1697年,卒于1730年的无锡东亭人。倪素玉是倪瓒十五世孙女,邹云城继室,年三十四卒。她的诗词全集包括《江亭野望·闲眺江亭上》和《秋日·清光》,展示了她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 倪素玉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她所著的《冰壶小草》中。这部作品不仅是她的个人诗集,也是清代文人作品中较为珍贵的一部。通过对倪素玉及其诗词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