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野望

闲眺江亭上,清光满目前。
远帆晴霭里,归雁夕阳边。
云拥寒岩树,风回野寺烟。
芦滩维钓艇,渔夫枕蓑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亭野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描绘江边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文学价值、主题以及艺术手法: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江亭野望》创作于上元二年(761)暮春,杜甫居成都草堂。
  • 作者信息:此诗为杜甫所做,他是中国唐朝的一位伟大诗人,被誉为“诗圣”。
  1. 诗歌内容
  • 前四句描写:诗的前四句描述了诗人坦腹江亭时的心情。杜甫表面上看似平静,无心与流水争竞;实际上内心却闲适如白云一般自在。
  • 第五到第八句描写:诗的后四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的寂寞和对世间荣华的独处之感。
  1. 文学手法
  • 情景交融:在这首诗中,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杜甫通过这样的写法,巧妙地将自己的心境融入景致之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 象征意义:水流心不竞和云在意俱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隐喻了诗人面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这种象征性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杜甫的《江亭野望》不仅仅是一首描绘江边景色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与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造诣以及他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