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真谁到百花源,欲把韶光一手援。
晓露湿枝低压帽,午风吹絮乱粘尊。
休听蜀魄千声怨,为问姚黄几色存。
点也不知谈乐事,杏坛终古独含恩。

注释:

暮春:春天的傍晚。

寻真谁到百花源:追寻真理的地方在哪里?谁能到达?

欲把韶光一手援:想把美好的时光握在手中。

晓露湿枝低压帽:清晨的露水打湿了树枝,低垂的帽子。

午风吹絮乱粘尊:中午的风使飘散的柳絮四处飞舞,粘在酒杯上。

休听蜀魄千声怨:不要倾听蜀国的悲哀之声。

为问姚黄几色存:询问哪种颜色还存留。

点也不知谈乐事:我也不知是否谈论了快乐的事情。

杏坛终古独含恩:杏坛自古以来只充满恩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全诗以“暮春”为题,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感慨。

首句“寻真谁到百花源”,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诗人想要寻找到真正的答案,但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找。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迷茫和困惑。

第二句“欲把韶光一手援”,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和留恋。诗人想要抓住这美好的时光,但却无法实现。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奈和悲伤。

第三句“晓露湿枝低压帽”,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清晨的露水打湿了树枝,低垂的帽子。这一句既写出了春天的清新和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慨。

第四句“午风吹絮乱粘尊”,描绘了中午时分的情景。中午的风使飘散的柳絮四处飞舞,粘在酒杯上。这一句既写出了春天的热闹和喧嚣,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悲伤。

第五句“休听蜀魄千声怨”,表达了诗人对于悲伤声音的排斥。不要倾听蜀国的悲哀之声。这一句既表现出了诗人对于悲伤声音的排斥,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坚强和勇敢。

第六句“为问姚黄几色存”,表达了诗人对于色彩的思考。询问哪种颜色还存留。这一句既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色彩的思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慨。

最后一句“点也不知谈乐事”,表达了诗人对于欢乐事情的淡然。我也不知是否谈论了快乐的事情。这一句既表现出了诗人对于欢乐事情的淡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超然和洒脱。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