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知春信到梅间,不觉花期事已删。
处处成阴千树绿,频频唤雨两鸠斑。
农夫播谷休嫌早,蚕妇求桑且莫闲。
过隙光阴宁有几,青春倏忽幻衰颜。

解析

诗句释义

  1. 暮春 - 指春季的晚期或初夏时节。
  2. 才知春信到梅间 - 春天的消息刚刚到达,就感受到了梅花的美丽和香气。
  3. 不觉花期事已删 - 花朵盛开的时间已经过去,不再期待。
  4. 处处成阴千树绿 - 到处都是树木茂密的阴影,呈现出一片绿色。
  5. 频频唤雨两鸠斑 - 经常下着小雨,使树上的两只喜鹊变得斑点驳杂。
  6. 农夫播谷休嫌早 - 农人播种庄稼,并不担心太早开始种植。
  7. 蚕妇求桑且莫闲 - 蚕妇在寻找桑叶,不要浪费时间。
  8. 过隙光阴宁有几 - 时间流逝就像穿过缝隙一样迅速,可真正能把握的时间很少。
  9. 青春倏忽幻衰颜 - 青春易逝,面容迅速变得衰老。

译文对照

暮春    
才知春信到梅间,不觉花期事已删。    
处处成阴千树绿,频频唤雨两鸠斑。    
农夫播谷休嫌早,蚕妇求桑且莫闲。    
过隙光阴宁有几,青春倏忽幻衰颜。    

注释及赏析

  • 暮春:春季的晚期或初夏。
  • 才知春信到梅间,不觉花期事已删:春天的消息刚刚到达,就感受到了梅花的美丽和香气。春天的到来,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欣赏它,就已经错过了花期。
  • 处处成阴千树绿:到处都充满了绿色,树木郁郁葱葱。这里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 频频唤雨两鸠斑:频繁的下雨使得树上的两只喜鹊变得斑点驳杂。这里的“频频”和“斑”都是形容词,用来描绘雨水对鸟儿的影响。
  • 农夫播谷休嫌早,蚕妇求桑且莫闲:农人播种庄稼,并不担心太早开始种植;蚕妇在寻找桑叶,不要浪费时间。这体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和对时间的珍惜。
  • 过隙光阴宁有几,青春倏忽幻衰颜:时间流逝就像穿过缝隙一样迅速,可真正能把握的时间很少。这里的“过隙”和“瞬息”都是形容时间短暂的词,而“芳华”则是指美好的年华。

结论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