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孤月明,永夜百虫声。
不为愁人计,偏令病客惊。
临川怀谢老,漳浦忆卢生。
寂寞千秋后,萧然共此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解答时要结合诗句的内容来分析。“清秋孤月明,永夜百虫声。”句意为“清秋的月亮明亮,整个夜晚百虫齐鸣”。其中“清秋”是时间,表明季节;“孤月”是自然景观,突出了孤独之感;“永夜”指漫长的时光,“百虫声”是声音描写,写出了环境的静寂。

“不为愁人计,偏令病客惊”句意为“不因为忧愁的人打算,反而惊动生病的人”。其中“愁人”,指有愁事之人。“病客”,指身体虚弱的人。“惊”,使……吃惊。

“临川怀谢老,漳浦忆卢生”句意为“想起临川的谢灵运,怀念漳浦的卢照邻”。其中“临川”,即临川郡,今江西南城;“谢灵运”,南朝宋诗人,山水诗派鼻祖;“漳浦”,今福建漳州。

“寂寞千秋后,萧然共此情”句意为“孤单寂寞在千秋之后,和这个心情相随”。其中“萧然”,形容凄凉、冷落的状态,也形容空虚无所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卧病在床时的感兴之作,抒发的是羁旅中伤春怀人的幽怨之情。诗的首句写景,点出时令。接着写秋夜的凄寂。“永夜”既表时间的漫长,又暗示了环境的清冷,“百虫声”则烘托了环境的寂静。次句抒情,以反衬手法写自己的感受。作者并不因为自己多愁善感而感到难过,而是为那些没有这种感受的人担心。三、四句写对友人的思念。前一句化用典故,后一句直抒胸臆。五、六两句写怀人。前一句回忆昔日与朋友欢聚的情景,后一句表达对友人的同情。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心境。“寂寞”、“萧然”都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凄苦。诗的构思精巧别致,情感深沉真挚,读来令人动容。全诗以“孤月”、“百虫”、“永夜”、“病客”四个意象贯穿全篇,构成了一种凄清的意境。

【答案】

译文:

清秋的月亮明亮,整个夜晚百虫齐鸣。

不因为忧愁的人打算,反而惊动生病的人。

想起临川的谢灵运,怀念漳浦的卢照邻。

孤单寂寞在千秋之后,和这个心情相随。

赏析:

这是一首感伤的诗,抒发了作者在羁旅行役中的孤独感和伤春悲秋之情。

起句写景,点出时令。“清秋”二字点出季节,交代了时令背景。“孤月”二字则渲染了一个清冷宁静的环境氛围。“永夜”二字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漫长,还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一个“明”字将孤月写得如玉盘般皎洁,将永夜写得如白昼般寂静,将百虫声写得如奏乐般和谐,营造出一个清冷宁静的月色之夜。“不为愁人计”一句看似平常,实则暗含着对他人处境的体察,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他人的关心。

颔联写对友人的思念。前一句化用典故,后一句直抒胸臆。

颈联写怀友。前一句回忆昔日与朋友欢聚的情景,后一句表达对友人的同情。

尾联写自己的心境。“寂寞”两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凄苦。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的堆砌,营造出了一幅清冷宁静而又孤寂落寞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