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间茅屋镜湖滨,万卷藏书不救贫。
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
开编喜见平生友,照水惊非曩岁人。
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

暮春

数间茅屋镜湖滨,万卷藏书不救贫。

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

开编喜见平生友,照水惊非曩岁人。

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

注释:

  • 暮春:指春天的晚期,通常是指春天的最后几天到初夏的时候。
  • 数间:几间;数量不多的几间。
  • 茅屋:简陋的房子,用草和木头搭建而成。
  • 镜湖滨:镜子般平滑的湖畔。
  • 万卷书:形容书籍多,藏书丰富。
  • 不救贫:无法解决贫穷问题。
  • 燕去燕来还过日:比喻时间飞逝,燕子来又去,日子一天天过去。
  • 花开花落即经春:意思是花开花谢,春天就过去了。
  • 开编:打开书本,开始阅读。
  • 平生友:长久以来的朋友。
  • 照水:照着水面。
  • 惊非曩(nǎng)岁人:惊讶地发现不是以前的人。
  • 自笑:自嘲,自己嘲笑自己。
  • 灭胡心尚在:仍然有消灭匈奴的决心。
  • 凭高:站在高处。
  • 慷慨:心情激昂、激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末至初夏时的所思所感。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一句“数间茅屋镜湖滨”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地方,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体现了诗人朴素的生活状态。

第二句“万卷藏书不救贫”表达了诗人虽然拥有大量书籍,但却无法改变贫穷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与财富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第三句“燕去燕来还过日”以燕为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循环往复。

第四句“花开花落即经春”则进一步强调了时光易逝、美好瞬间难以永驻的道理。

第五至七句“开编喜见平生友,照水惊非曩岁人”展现了诗人重遇旧友的喜悦,以及意外发现老朋友已不是往昔模样的情景,这既是一种怀旧,也表达了对时间变迁的感慨。

第八句“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则是诗人的自我调侃和豪情,尽管生活困苦,但仍怀有消灭敌人的雄心壮志,这种情感的表达充满了力量。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和个人情感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在春天末尾到初夏时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