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如病鹤卧还起,灯似孤萤阖复开。
苜蓿花催春事去,梧桐叶送雨声来。
荣河温洛几时复,志士仁人空自哀。
但使胡尘一朝静,此身不恨死蒿莱。

《病中夜赋》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爱国诗人。

诗中的“客如病鹤卧还起”描绘了一种身体不适却又勉强起床的情景,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疾病对人的束缚和无奈;“灯似孤萤阖复开”则通过比喻,将夜晚的灯光比作孤独的萤火虫,既表达了环境的静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苦闷。

“苜蓿花催春事去”,苜蓿花在这里象征着春天的离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梧桐叶送雨声来”则是通过描写秋天的梧桐叶和雨声,传达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

“荣河温洛几时复”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人民安康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无法实现这种理想的遗憾和无奈。“志士仁人空自哀”反映了诗人对那些有志之士的失望和哀叹,他们虽有高远的理想却难以实现。

“但使胡尘一朝静”展现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天下苍生祈祷和平。“此身不恨死蒿莱”则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胸襟,他不会因为个人的生死而怨恨世界,而是愿意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病中夜赋》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的诗词,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人在国家和个人命运面前所展现出的复杂心情和高尚情怀。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陆游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