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于少俞曰: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之病何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其于毒药何如?愿尽闻之。少俞曰: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于针石之痛火□亦然。
黄帝曰:其耐火□者,何以知之?少俞答曰: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
黄帝曰:其不耐针石之痛者,何以知之?少俞曰:坚肉薄皮者,不耐针石之痛,于火□亦然。
黄帝曰:人之病,或同时而伤,或易已,或难已,其故何如?少俞曰: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
黄帝曰:人之胜毒,何以知之?少俞曰:胃厚、色黑、大骨及肥骨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
黄帝内经 · 灵枢 · 论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灵枢·论痛》是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一篇,主要讨论了疼痛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文章详细描述了人体各种部位可能出现的疼痛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其中提到的“寒则为痛”是指寒冷刺激导致身体某一部位产生疼痛感;而“热则行血”的意思是温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因寒邪引起的疼痛。
此外,《灵枢·论痛》还强调了按摩、针灸等传统治疗方法对治疗疼痛的有效性。文章指出通过适当的物理疗法和药物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消除疼痛症状。
总的来说,《黄帝内经·灵枢·论痛》是中医经典中关于疼痛的系统阐述,对于理解人体生理病理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为现代医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该篇文章除了学术意义外,还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