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洞庭

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
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
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
却忆鸱夷子,当时此泛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早发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方干所作的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简要介绍:

  1. 作者:方干,字雄飞,新定(今浙江建德)人。方干一生科举失意,晚年隐居于会稽鉴湖,其诗作深受后世赞誉。
  2.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宝历元年(825年),当时白居易正在苏州,创作了这首诗。
  3. 诗歌原文: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却忆鸱夷子,当时此泛舟。
  4. 诗歌鉴赏:方干的这首《早发洞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晨乘船赴洞庭湖的场景,通过“长天”、“广泽”等自然景象,以及“二气”、“孤钟”等象征元素,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5. 文学影响:方干作为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虽然科举不第,但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名传千万里”,其个人穷愁和牢骚之作,更是让后人对其诗风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早发洞庭》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够深入理解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