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千金身,从来不惧罪。
见善不肯为,值恶便当憙。
煞猪请恩福,宁知自损己?
所以有贫富,良田先业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可惜千金身,从来不惧罪。
见善不肯为,值恶便当憙。
煞猪请恩福,宁知自损己?
所以有贫富,良田先业起。
《回波乐 其十四》是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的一首作品。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知足与人生、财富和富贵的深刻哲理。
诗首两句“可惜千金身,从来不惧罪”展现了作者对物质财富和道德责任的看法。王梵志认为拥有千金并不令人羡慕,因为他从不畏惧犯罪的惩罚。这表明他更看重内心的自由和道德的选择。接下来的四句“见善不肯为,值恶便当憙”进一步探讨了个人的道德抉择。他认为在见到善良行为时不愿意效仿,而在面对恶行时却欣然接受,反映了他对善恶标准的双重标准。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独特,因为它挑战了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对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