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波乐 其五十六

有此幻身来,寻思不自识。
言从四大生,别有一种贼。
能悉佛性眼,还如暗里墨。
计此似神通,轮回有智力。
若欲具真如,勤苦修功德。
佛在五荫中,努力向心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回波乐 其五十六》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梵志深邃的诗歌创作才能,还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以下对《回波乐 其五十六》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回波乐 其五十六》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人王梵志。他的生平和作品在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尤其是在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个人感慨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2. 诗作内容:《回波乐 其五十六》通过描绘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一种超然世外的情感态度。诗句“有此幻身来,寻思不自识”透露出作者对自己身份的困惑与自我怀疑。而“言从四大生,别有一种贼”则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虚幻和人性中的矛盾。整首诗通过对比佛教教义中的“佛性眼”,表达了一种对于现实生活认知的迷茫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3. 艺术特色:《回波乐 其五十六》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直白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特色。特别是其中的“若欲具真如,勤苦修功德”一句,既体现了佛教思想,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

王梵志的这首诗不仅仅是文学上的瑰宝,更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社会的风貌以及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