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偶相见,语多为别难。
诗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
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
身为当去雁,云尽到长安。
将之上京别淮南书记李侍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将之上京别淮南书记李侍御”是朱庆馀的五言律诗《将之上京留别淮南书记李侍御》。这首诗创作于唐代,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对前途的期许。
《将之上京别淮南书记李侍御》中,诗人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首联“心地偶相见,语多为别难”,描绘了诗人与淮南书记在相见时的情景,以及分别时的不舍。接下来,颔联“诗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为官后的工作情景,以及旅途中的寒冷感受。颈联“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则转入自然景致中,通过对石头和花朵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情的向往。尾联“身为当去雁,云尽到长安”则以大雁自喻,表达了一种无论身在何处,都将心怀希望,努力向前的决心。
朱庆馀的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情诗,它还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在唐朝,官员赴任或离任时往往会有送别的习俗,而文人之间的赠诗更是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也与此有关,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下这一时刻的感受,并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前途的美好祝愿。
《将之上京别淮南书记李侍御》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道路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唐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