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迁青溪望吴兴故里

平生愿嗣叔庠微,谁识飘零事已非。
霅水远从云外隔,澄江独向月中归。
烟横野渡行舟稳,露下衡门步屐稀。
潮夕不通音问杳,故乡冷落钓鱼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始迁青溪望吴兴故里”是唐代诗人吴党所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远离故乡后的复杂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下面将围绕诗作展开介绍:

  1. 作者简介:吴党生活在唐代,他的生平经历不详,但已知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由于资料的局限性,关于吴党的具体生平和创作背景,我们只能推测而无法确知。尽管如此,他的诗歌作品依然被后人传颂,成为研究唐代诗歌不可多得的资料。

  2. 诗歌原文与翻译

  • 诗歌原文:平生愿嗣叔庠微,谁识飘零事已非。霅水远从云外隔,澄江独向月中归。烟横野渡行舟稳,露下衡门步屐稀。潮夕不通音信杳,故乡冷落钓鱼矶。
  • 翻译:我渴望继承叔父的学业,但无人知晓我现在已是漂泊无依。清澈的小溪从云端之外流淌,澄澈的江水独自在月光中流淌。在野外的渡口,烟雾横斜,我的小船行驶平稳;露水覆盖了衡门,我的鞋履稀少。夜晚,潮声渐起,我与外界隔绝,音信全无,故乡变得荒凉,钓鱼的山矶也显得冷清。
  1. 诗歌主题与情感分析
  • 主题:诗歌以“始迁青溪望吴兴故里”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的“吴兴”,是指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一带,历史上是江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诗人在此地迁居后,面对家乡的景致和环境,不禁感慨万千。
  • 情感表达:诗中“平生愿嗣叔庠微,谁识飘零事已非”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理想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化的无奈和失落。“霅水远从云外隔,澄江独向月中归”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心境孤独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景物,如“霅水”“澄江”“烟横野渡”“露下衡门”,通过这些具体而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的孤寂。

“始迁青溪望吴兴故里”作为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经历,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和文化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同时,这首诗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每一位读者去细细品味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