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秀才忽赎酒家青衣为妇 因嘲之

秀才何事太匆匆,琴瑟无媒便自通。
新妇旋裙才离体,外姑托布尚当胸。
菜团个个皆钳项,粳米头头尽剪鬃。
一自土和逃走后,至今失却亲家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有一秀才忽赎酒家青衣为妇因嘲之》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一个书生与一女子的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人性的复杂性。

首联“有才人不嫁”四字,概括了全篇内容。这四个字不仅揭示了主题——才子不能娶妻,更暗示了才子们心中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而这个理想境界,就是通过自己的才华来影响世界,而不是通过婚姻关系来维系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一理念在古代社会中并不普遍,但也并非完全不存在。许多文人雅士都曾有过这样的梦想和追求,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才华来改变社会,推动历史的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这种理想往往很难实现,甚至有时会遭遇到现实的打击。

颔联“笑杀绣衣傍”一句,则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这里的绣衣指的是朝廷的官员,而傍则是靠近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穿着绣花衣服的人,虽然身居高位,但却常常被身边的普通人所嘲笑。这是因为他们过于追求名利,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只顾着追求权力和地位,却忽略了普通人的生活和需求。这种行为不仅让人感到可笑,也让人感到悲哀。

颈联“我无金弹买金丸”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立场。这里的金弹指的是弹弓,金丸则是指弹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没有弹弓去打小鸟,但是也可以用自己的才华来吸引别人。也就是说,自己并不羡慕那些能够通过金钱来实现梦想的人,而是更加欣赏那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尾句“何须生采掇”更是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里的生采掇指的是采摘花朵、果实等行为,比喻着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并不需要自己去采集花朵、果实等来换取财富和地位,因为自己的才华已经足够了。这也暗示了自己对于金钱和地位的追求并不热衷,更愿意通过自己的才华来创造价值和价值。

这首诗通过对秀才和女子之间的对话,展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人性的复杂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金钱和地位的不屑一顾,以及对才华和创造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