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霭霭通云烟,峭壁嵯峨势分绵。 丹水流衍曲如带,风皱罗纹听管弦。 莺啼花开入禅意,掷笔台前梵呗宣。 遥想当年无遮会,纷纷散落雨花天。
《硖石山》是诗人谢肃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谢肃的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成就显著,更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一个诗人的文学追求和社会责任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作的《硖石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此山霭霭通云烟”:此句描绘了硖石山云雾缭绕、如诗如画的景象。“霭霭”形容山雾浓密,“云烟”则描绘出山峰之上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景象,给人以朦胧而神秘的美感。 - “峭壁嵯峨势分绵”:这句描写了硖石山的险峻和雄伟。“峭壁”指的是山峰陡峭,“嵯峨”则形容山峰高耸、参差不齐,给人一种峻峭的感觉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淮甸西头寻禹迹,维州硖石见辀暾。 - 关键词: - 淮甸:指淮水之南的地带。 - 禹迹:指大禹治水后留下的遗迹。 - 维州硖石:地名,位于今四川宜宾附近。 - 辀暾:形容岩石的形态奇特、险峻。 - 译文:在淮水的西岸寻找大禹治水时的遗迹,在维州的硖石山可以看到形状奇特的岩石。 2. 石从厚地分双壁,峰合遥天注一门。 - 关键词: - 厚地:形容山石厚重。 - 双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