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芜湖县,封侯自汉朝。
荻林秋带雨,沙浦晚生潮。
近海鱼盐富,濒淮粟麦饶。
相逢白头叟,击壤颂唐尧。
过芜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芜湖》的文学魅力
《过芜湖》,唐代诗人刘秩的作品,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文化底蕴,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诗中“百里芜湖县,封侯自汉朝”,不仅描绘了芜湖悠久的历史,也体现了古人对于家乡的骄傲与自豪。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芜湖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荻林秋带雨,沙浦晚生潮”一句,将秋天的荻林和黄昏时分的沙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传达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韵律。
诗中的“近海鱼盐富,濒淮粟麦饶”反映了芜湖地区的渔业与农业资源丰富,体现了唐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繁荣。诗人通过对这些生活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在《过芜湖》中,诗人还通过描写人物活动,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例如,“相逢白头叟,击壤颂唐尧”一句,不仅描绘了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
《过芜湖》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份历史文献,它让我们得以窥见唐代及之前的社会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