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三闾庙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三闾庙》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屈原的悲剧生平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古代忠臣的深深怀念与悲悯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戴叔伦(732-789年),字幼公,润州金坛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了对国家、社会及民众的关心,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淡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 诗歌背景
  • 诗题一作《过三闾庙》,创作于诗人大历年间(766-779)在湖南做官期间。这一时期,戴叔伦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但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屈原的遭遇,从而在作品中流露出对屈原的同情与缅怀。
  1. 艺术特色
  • 该诗语言明朗而含蓄,诗意深远而隽永,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特点。通过对“怨”字的反复咏叹,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关怀。

戴叔伦的《过三闾庙》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部充满情感深度的历史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