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拖碧绕崔嵬,瓶钵偏宜向此隈。
农罢树阴黄犊卧,斋时山下白衣来。
松多往日门人种,路是前朝释子开。
三卷贝多金粟语,可能心炼得成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溪拖碧绕崔嵬,瓶钵偏宜向此隈。
农罢树阴黄犊卧,斋时山下白衣来。
松多往日门人种,路是前朝释子开。
三卷贝多金粟语,可能心炼得成灰。
《题景祥院》是唐代诗人翁承赞的作品,其内容表达了自然景观与修行意境的融合,以及作者对佛学和自然美的领悟。以下是对《题景祥院》的相关介绍:
作品原文:《题景祥院》全文如下:
一溪拖碧绕崔嵬,瓶钵偏宜向此隈。
农罢树阴黄犊卧,斋时山下白衣来。
松多往日门人种,路是前朝释子开。
三卷贝多金粟语,可能心炼得成灰。
作品赏析:《题景祥院》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修行之间联系的独特见解。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不仅捕捉了景与情、物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还巧妙地将佛学思想融入其中,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的哲学意义。
作品背景:关于《题景祥院》的创作时间及其作者,目前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它可能是在唐代某个时期创作的,而翁承赞可能是一位不知名的诗人或学者,其作品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的注意。然而,正是这种不为人知的状态,反而为后人提供了更深入理解和欣赏的空间。
《题景祥院》作为唐代诗人翁承赞的代表之作,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意境赢得了后世的认可,也展示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与佛学思想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