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闵廷言周琏下第

前榜年年见,高名日日闻。
常因不平事,便欲见吾君。
兄弟居清岛,园林生白云。
相思空怅望,庭叶赤纷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闵廷言周琏下第》是唐代贯休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贯休简介:贯休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画家和诗僧。他俗姓姜,字德隐,出生于婺州兰豁或江西进贤县。由于他的才华出众,他在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1. 诗词原文
  • 前榜年年见,高名日日闻。
  • 常因不平事,便欲见吾君。
  • 兄弟居清岛,园林生白云。
  • 相思空怅望,庭叶赤纷纷。
  1. 创作背景与鉴赏解析
  • 创作背景:《闻闵廷言周琏下第》表达了作者对于科举失利者遭遇的同情和感慨。诗中的“高名日日闻”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功名的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
  • 鉴赏解析:诗中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兄弟居清岛”与“园林生白云”,运用自然景物来象征人物的孤独与高洁,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1. 主题思想
  • 社会意义:通过对科举失败者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不公正现象的批评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反映。
  • 个人情感: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友人命运的关心,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唐诗风格,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含蓄。
  • 历史意义: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其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对后世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1. 文化内涵
  • 儒释道思想:诗中融合了儒家的理想主义、佛教的超脱思想以及道教的自然观。
  • 社会批判:贯休通过诗歌对当时社会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显示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闻闵廷言周琏下第》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造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