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柏盆莲颂

一朵菡萏莲,两株青瘦柏。
长向僧家庭,何劳问高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庭柏盆莲颂》是唐代诗人文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1. 作者介绍:文益,唐朝末年至五代初年的高僧,俗姓鲁,浙江余杭人。他通晓大乘佛教各宗派,并涉猎儒家经典,被尊称为“法眼宗”的创始人。文益在二十岁时接受戒律于绍兴开元寺,后到育王寺跟随希觉学习佛教律学,并得到当时南方兴起的禅宗慧稜禅师的指点。

  2. 诗歌原文
    一朵菡萏莲,两株青瘦柏。
    长向僧家庭,何劳问高格。

  3. 诗歌解析

  • 菡萏莲:菡萏即莲花,是一种水生植物,古称芙蓉或芙蕖。
  • 青瘦柏:柏树,常绿乔木,其枝干挺拔如青瘦之形,象征永恒与坚贞。
  • 僧家庭:僧人居住的地方,也指修行之地,反映出文益作为高僧的生活状态和宗教追求。
  • 何劳问高格:意指何必追求过高的境界,强调了文益对于世俗名利的看法,以及他对佛教真谛的深刻理解。

《庭柏盆莲颂》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文益作为一位高僧的哲学思想、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