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熏亭

向明轩槛满烟云,延得薰风似故人。
愠解为宣虞帝化,南来不是庾公尘。
林深兰芷香先到,地胜溪山影亦新。
不必常挥谢安扇,自扬仁德在斯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来熏亭》是辽代张觉的作品,通过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文化背景,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来熏亭》由辽代的张觉所著,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张觉的生平复杂而丰富,他在辽兴军节度副使、临海军节度使等职上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他的一生充满了对抗金兵的斗争经历,并在燕王耶律淳死时,预感到了辽国的灭亡,因此在金兵围城时,他与僚属合议后决定释放降金的辽相左企弓,以保全更多的生民。
  2. 作品内容:《来熏亭》中的诗句“愠解为宣虞帝化,南来不是庾公尘”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理想政治治理的追求。此外,“林深兰芷香先到,地胜溪山影亦新”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3. 文化价值: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熏亭》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来熏亭》的原文、译文注释、作品赏析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全面深入的理解机会。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独特窗口。
  4. 历史意义:《来熏亭》不仅是张觉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辽朝晚期政治动荡和文化变迁的见证。通过对《来熏亭》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

《来熏亭》是张觉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辽朝晚期社会的复杂面貌。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人来说,《来熏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