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饮着美酒听着《水调曲》,午间喝醉后已经醒来,可心中的愁苦却不曾排遣。送走了春天,春天什么时候能再回来?晚上对镜自照,惋惜青春年少、似水流年,往日相约,白白记得很清楚,后来却如同云烟。

沙滩上双宿的鸳鸯鸟已栖息,风吹走了流云,月光下花儿孤影自怜。一层层的帘幕密密地遮住了灯光,人声渐渐地安静下来了,风却依旧在吹个不停。明天清晨,一定有许多花瓣被风吹落,铺满院间的小径。

介绍

这首词是张先的佳作,也是宋词名作。此词内容平泛,描写作者在嘉禾做小官时的平常生活。上阕写送春伤别、低徊往事的心绪。听歌饮酒欲解愁,愁不可解,而惜春伤别情绪愈益增重,末句点出原委。「空」字写出襟怀之寥落孤寂。下阕以周围环境和景物予以烘染。禽鸟成双,而作者却形单影只,孤寂萧索,则隐然暗示出对青春年华情侣燕尔的往事之追忆。花月弄影,由反面衬跌;垂帘挑灯,风紧人静,作正面渲染。收拍绾合惜春伤离,馀韵不尽。「云破月来花弄影」句,下字精美,意境高妙,一向传诵人口。《后山诗话》云:「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幕卷花影』,『堕轻絮无影』,世称诵之,号张三影。」

注解

天仙子:唐教坊舞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唐词单调,宋代张先重叠一阕为之,遂为双调。

嘉禾:秀州别称,治所在今浙江省嘉兴市。

倅(cuì):副职,时张先任秀州通判。

不赴府会:未去官府上班。

水调:曲调名。唐·杜牧《扬州》诗之一:「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自注:「炀帝凿汴渠成,自造《水调》。」

临晚镜:就镜自照而感伤衰老。

流景:如流水般消逝的光景。景,通「影」,日光。唐·武平一《妾薄命》诗:「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

往事后期:以往的欢情,以后的期约。后期,瞻望未来。

空记省(xǐng):白白留在记忆中。记,记忆、思念;省,醒悟、明白。

并禽: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

暝(míng):日色昏暗。

弄影:谓物动使影子也随着摇晃或移动。弄,摆弄。

「云破月来花弄影」句:据说张先得句于此,并自建花月亭。

重(chóng)重:犹层层。

帘幕:用于门窗处的帘子与帷幕。

落红:缤纷的落花。

赏析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飞絮无影」,世称诵之,谓之「张三影」。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古今诗话》: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此余生平所得意也。」

宋·陈正敏《遯斋闲览》:张子野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宋子京尚书奇其才,先往见之,遣将命者谓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遂出,置酒,甚欢。盖二人所举,皆其警策也。

明·杨慎《词品》:「云破月来花弄影」,景物如画,画亦不能至此,绝倒绝倒!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云破月来」句,心与景会,落笔即是,着意即非,故当脍炙。

清·黄苏《蓼园词选》:听《水调》而愁,自伤卑贱也。「送春」四句,伤流光易去,后期茫茫也。「沙上」二句,言所居岑寂,以沙禽与花自喻也。「重重」三句,言多障蔽也。结句仍缴送春本题,恐其时之晚也。

近·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现·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不作发语之语,而自然韵高。中间自午至晚,自晚至夜,写来情景宛然。

现·沈祖棻《宋词赏析》:这首词乃是临老伤春之作,与词中习见的少男少女的伤春不同。……叹老嗟卑,是封建社会不得志的文人的常见的情绪,其中也包含有一些优秀人物在那种黑暗时代被迫无所作为的愤惋,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是有其认识作用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