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六绝句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
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六绝句》是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不仅在文学领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也因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而被后人广泛传颂。

杨万里(约1127年—约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陆游、尤袤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曾担任过国子博士、东宫侍读等官职,对文化教育有所贡献。

《春日六绝句》中的诗句“远目随天去,斜阳著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的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每一首诗都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通过简单的日常景象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如“晴天何处了,白鸟入空无”一句,既表现了春天晴朗天气的完美,又展现了自然界中白鸟自由飞翔的景象。

从文学角度看,杨万里的这首诗作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宋代诗歌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抒发社会情怀,而杨万里的诗歌则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语言通俗朴实而著称。他的诗作讲求活法,自成“诚斋体”,即一种注重自然真实感受和表达的诗风。

《春日六绝句》不仅仅是一首诗,它也是研究宋代文人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文献,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学财富。通过对这组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精神和时代特征。

《春日六绝句》是杨万里以五言诗形式创作的一组作品,通过其清新脱俗的语言、朴素自然的描绘以及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首诗不仅在当时享有盛誉,至今依然被人们传诵和欣赏,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