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岂不乐有父母,囚岂不乐有室家。
公行劫掠自取死,迫于穷饿情非它。
腥膻所得能几许,哭入东市肩相摩。
呜呼法令难力救,囚乎囚乎奈若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囚岂不乐有父母,囚岂不乐有室家。
公行劫掠自取死,迫于穷饿情非它。
腥膻所得能几许,哭入东市肩相摩。
呜呼法令难力救,囚乎囚乎奈若何。
《悯囚》是宋代诗人孔平仲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通过对囚犯的深刻描绘,表达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现象的强烈不满。诗中“囚岂不乐有父母,囚岂不乐有室家”表达了囚犯对家庭和亲情的渴望,而“公行劫掠自取死,迫于穷饿情非它”则揭示了他们被迫走上犯罪道路的无奈和贫困生活的压力。诗的后半部分,“腥膻所得能几许,哭入东市肩相摩”描绘了因饥饿而沦为盗贼的人们的悲惨遭遇。
《悯囚》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到诗人对民众疾苦的敏感捕捉和对公正社会的深切期望,这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