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珠亭春日闲望

弄珠亭上客,来想弄珠人。
野草迷晴岸,垂杨暗晚津。
天涯羁旅地,村落寂寥春。
何处皤然叟,扁舟下钓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弄珠亭春日闲望》是北宋诗人文同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北宋梓州永泰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画家。在文学史上,他以工诗文而闻名,尤长于画竹。他与司马光、苏轼等文人雅士交游甚密,并以其精湛的艺术才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文同的画作风格独特,擅长运用篆刻、隶书、行草、飞白等多种书体,尤其在竹子的描绘上独树一帜。

  2. 诗歌原文
    弄珠亭上客,来想弄珠人。
    野草迷晴岸,垂杨暗晚津。
    天涯羁旅地,村落寂寥春。
    何处皤然叟,扁舟下钓纶。

  3. 诗句解析

  • 弄珠亭上客,来想弄珠人: 描述了诗人自己作为游客或访客站在弄珠亭上的情景,思绪飘向那位巧夺天工的弄珠匠人。
  • 野草迷晴岸,垂杨暗晚津: 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阳光下草地显得迷糊,傍晚时分杨柳的影子也变得昏暗。
  • 天涯羁旅地,村落寂寥春: 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旅途中感到寂寞和冷清的情绪。
  • 何处皤然叟,扁舟下钓纶: 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通过询问“何处有位白发老者”来结束整首诗,营造出一种空灵和遐想的氛围。

《弄珠亭春日闲望》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文同情感、艺术追求和文化成就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