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珠亭上客,来想弄珠人。
野草迷晴岸,垂杨暗晚津。
天涯羁旅地,村落寂寥春。
何处皤然叟,扁舟下钓纶。

【诗句解释】:

  1. 弄珠亭春日闲望
  • 弄珠亭:一座位于春天的亭子。
  1. 来想弄珠人
  • 想象那位曾经在此玩耍的人,可能是一位少女或者是孩童。
  1. 野草迷晴岸
  • 在晴朗的天气里,岸边生长着茂密的野草。
  1. 垂杨暗晚津
  • 傍晚时分,垂杨树的影子投在河面上,使得河流变得昏暗。
  1. 天涯羁旅地
  • 这是诗人在描述他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感到孤独和思念。
  1. 村落寂寥春
  • 春天来临,但周围的村落显得非常寂静。
  1. 何处皤然叟
  • 谁是那位悠然自得的老人?
  1. 扁舟下钓纶
  • 老人正在用扁舟垂钓。

【译文】:
在春天的弄珠亭上,我想象着那位曾经玩耍的女孩或孩子。
阳光照耀下的河岸上,野草郁郁葱葱,而傍晚时分河水昏暗不明。
我在天涯边旅行,感受着孤单和寂寞。
四周的村庄静谧无声,春天来临却显得空荡荡。
我寻找那位安详的老人,他可能正在小船上垂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的一次闲望活动。诗中通过对比、描绘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弄珠亭春日闲望”,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主题——春天的弄珠亭。第二句“来想弄珠人”则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那个女孩或孩子的好奇与想象。第三句“野草迷晴岸”和第四句“垂杨暗晚津”,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诗,诗人将视线转向远处,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感:“天涯羁旅地,村落寂寥春”。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游子之愁,又为下文的寻访增添了几分期待。最后两句“何处皤然叟,扁舟下钓纶”则以一个悠然自得的老翁形象收尾,不仅给整首诗带来了一丝温馨的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归家之路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