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学文二十年,语气殊未成。
所以文房中,四谱无一精。
岂不愿收贮,恐窃好事名。
自愧中槁然,敢假外物荣。
前日下秘阁,谒公来西城。
公常顾遇厚,待以为墨卿。
延之吐佳论,出口无杂声。
语次座上物,砚有紫石英。
云在岭使得,渠常美其评。
因取手自封,见授嘱所擎。
仓皇捧以拜,其喜怀抱盈。
归来示家人,众目欢且惊。
言并我所有,瓦砾而瑶琼。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磨知密理润,点觉浮光清。
洗濯鉴面莹,弹扣牙音铿。
遂剪十袭巾,加以重箧盛。
客来有欲观,稍俗不敢呈。
愿传之子孙,更重金满籯。
作诗叙嘉贶,惭比毫毛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谢郎才调古文章,曾作尚书记事忙。
一卷书经千载后,几行墨在百年中。
山川有恨难留别,天地无情自不穷。
莫道此砚无佳用,他日还须见惠端。

这首诗描绘了砚台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谢郎才华横溢,曾参与尚书事务繁忙的时期;一卷书经承载千载后仍能保存其墨香;山川有恨难留别,天地无情自不穷,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珍贵文物的尊重与珍视。

诗中的“惠端溪紫石砚”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一——端砚。端砚以其优质的石材和精湛的制作工艺闻名于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