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南塘

初开学禁预招延,俄滞周南四十年。
大振文词惊海内,肯将训诂让儒先。
孤忠自许汉遗老,高气直凌唐谪仙。
凤昔览辉今已矣,危楼百尺尚依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赵南塘》是宋朝著名文学家方大琮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赵南塘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学问和文学的尊崇以及对古代儒家思想的认同。以下是关于这首古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初开学禁预招延,俄滞周南四十年。
    大振文词惊海内,肯将训诂让儒先。
    孤忠自许汉遗老,高气直凌唐谪仙。
    凤昔览辉今已矣,危楼百尽尚依然。

  2. 诗歌赏析

  • 在这首诗中,方大琮通过对友人赵南塘生前的成就与影响的回顾,展现了其深厚的学识与高尚的品德。诗中的“大振文词惊海内”表达了赵南塘在学问领域的卓越成就,而“肯将训诂让儒先”则体现了他在学术上的谦逊态度和对前辈学者的尊重。
  • 方大琮通过“孤忠自许汉遗老,高气直凌唐谪仙”描绘了赵南塘忠诚不渝的人格魅力和超越时代的精神风貌,这种形象的塑造使得赵南塘成为了一位值得尊敬的历史人物。
  • 最后两句“凤昔览辉今已矣,危楼百尽尚依然”则抒发了诗人对于逝去友情的哀思以及对于建筑或遗迹永恒价值的认识。这种感慨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转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1. 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使得作品易于理解和感同身受。
  • 方大琮的用词准确、精炼,能够精准地传达出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情感饱满,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望。

《挽赵南塘》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篇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感的艺术作品。方大琮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赵南塘的怀念之情,还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学问和道德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特点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