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一夜雨,溪涨疾于飞。
小市通为壑,幽居半及扉。
木披龙有迹,墙断鹤无归。
书帙方狼籍,谁看旧钓矶。
五月初四大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月初四大水》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作者对洪水灾害的忧虑和思考。
五月初四通常与水灾相联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这一天被看作是水神的生日,因此也被称作“水神节”。方岳作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苦乐。在这首诗中,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普通村落在洪水中的悲惨景象。从诗句“山云一夜雨,溪涨疾于飞”可见,一夜之间,山水之间便充满了雨水,溪流暴涨得如同飞驰一般。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灾害的突然性和猛烈程度,同时也暗示了灾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诗中的“小市通为壑,幽居半及扉”则描绘了因洪水泛滥,小市场被迫成为大水沟,而居民的住宅也因为水位上升而接近门扉,形象地表现了洪水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破坏。这种直观的场景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困境和无助感。进一步的,“木披龙有迹,墙断鹤无归”通过自然物象的象征作用加深了主题的表达。龙形的树木因水而倒,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而鹤则象征高洁,但在这股洪水面前却无处可栖,强调了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无力回天的现状。
整首诗歌不仅展示了洪水的自然威力,还折射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诗中的“书帙方狼籍,谁看旧钓矶”更是透露出诗人对于知识和学问的珍视,以及在这场灾难面前的无奈与悲哀。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和文化反思。
《五月初四大水》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深切关注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方岳卓越的诗歌才华,也能从中汲取到一种面对自然挑战时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