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赋翠毛笔因次韵为羊毛笔叹

髯参草卧残阳浦,拔毛竟作文中虎。金华化石久已陈,玉署摛辞疾于羽。
醉猩耆酒少遒劲,狡兔饱霜工媚妩。磔残鼠须肯收录,剥落鸡毛谁比数。
文章诸公多好奇,往往得名专翰府。乃知草圣不世出,罕识公孙大娘舞。
君不见华元分羹奇祸作,糜身鼎烹竟无补。又不见晋宫洒盐儿女曹,愤郁令人噤难吐。
物生正系遭不遭,敢向词林叹辛苦。椽书大砚如南溟,吾其鹏乎尔鹦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诸公赋翠毛笔因次韵为羊毛笔叹》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

翠毫霜后出新姿,白茧秋来更可怜。
试写文章须待熟,难教墨点乱如麻。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翠毛笔和羊毛笔的特点与使用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两种不同书写工具的评价。翠毛笔以其锋利、柔软著称,而羊毛笔则因其细腻、持久受到赞赏。诗中提到“试写文章须待熟”,意在强调技艺需要时间和练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难教墨点乱如麻”则是形容羊毛笔使用时不易产生杂乱的线条或字迹。

这首作品体现了王安石对书法艺术和书写工具选择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文人雅趣的关注。通过对比翠毛笔与羊毛笔的不同之处,诗人在一定程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