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至亭

岭路蟠蟠石似龙,亭轩更在最高峰。
九江山水吾家近,四祖烟霞晚色浓。
吟兴不惟夸美景,行人当为破愁容。
前村有酒青帘远,强饮岩间水一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至亭》是宋代孔武仲的一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九江山水中游历时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喜至亭》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
  • 孔武仲(约公元一o四一年左右至公元一o九七年左右),字常父,临江新喻人。他大约生于宋仁宗庆历初年,卒于哲宗绍圣末年,年五十七岁。自幼力举进士甲科,后历任杀城主簿、国子司业、论科举之弊等职,最终累还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著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请义、内外制、什文等百余卷,其中《宋史本传》传颂于世。
  1. 作品原文
  • 岭路蟠蟠石似龙,亭轩更在最高峰。
  • 九江山水吾家近,四祖烟霞晚色浓。
  • 吟兴不惟夸美景,行人当为破愁容。
  • 前村有酒青帘远,强饮岩间水一锺。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喜至亭》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通过描写山川景色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世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庐山之中。
  • 语言优美:诗歌采用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如“岭路蟠蟠石似龙”,生动地刻画了山峰的雄伟与美丽。
  • 寓情于景:诗歌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遭遇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深度。

孔武仲的《喜至亭》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才情和智慧,还能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