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祠部刘仪文知颖州

厌逐京师车马尘,乞为林下水边人。
江湖入梦归心壮,道路生辉使节新。
岂弟宜民推善政,清闲无讼称天真。
如闻此府多迁擢,剩醉西湖烂漫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祠部刘仪文知颖州》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天台山下有茅茨,水国秋来雨更宜。
独倚孤松听夜雨,满城风雨使人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天台山下的景象,并通过描述夜晚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思念之情。

  1. 首句:“天台山下有茅茨”,“天台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茅茨”指的是草屋,暗示了刘仪文知颖州时可能居住在简陋的地方。
  2. 颔联:“水国秋来雨更宜。”这里的“水国”指的就是颍州(今安徽阜阳),秋天的雨水对于这里来说是适宜的。“雨更宜”,说明作者对这种天气的喜爱,也暗示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