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其二会宗园初见梅花

映竹幽妍,临池娟靓。芳苞先暖香初娠。南枝微弄雪精神,东君早寄春音信。
奔月仙标,乘烟远韵。玉台粉点和酥凝。从来清瘦可禁寒,为谁早把霞衣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其二会宗园初见梅花》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一首词作。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品原文:映竹幽妍,临池娟靓。芳苞先暖香初娠。南枝微弄雪精神,东君早寄春音信。
  2. 作品鉴赏:《踏莎行·会宗园初见梅花》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了初春梅花的美丽景象。词中“映竹幽妍,临池娟靓”形容了梅花在竹子和池塘边的美丽,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同时,“芳苞先暖香初娠”描绘了梅花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已经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3. 作者简介:毛滂(生卒年不详),字泽民,号东乡居士,江西南昌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毛滂的作品以豪放洒脱的风格著称,其诗词多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4. 作品背景:《踏莎行·会宗园初见梅花》创作于宋徽宗宣和年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毛滂作为一位有志之士,深感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忧患。《踏莎行》一词反映了他对于时局的感慨与个人情怀的表达。
  5. 作品赏析:词中的“奔月仙标,乘烟远韵,玉台粉点和酥凝”等句,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傲骨凌霜的特质和清雅高洁的形象,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眼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毛滂的《踏莎行·其二会宗园初见梅花》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也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