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立湘西第一州,丹梯小为岳云留。
东风城郭人行乐,春日旌旗公出游。
便趁绨香摩碧汉,莫嫌绣影涴清流。
两君相见衣冠好,记取儿孙好话头。
和衡守宋安序送行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衡守宋安序送行诗》是宋代著名诗人文天祥的作品。在这首诗中,文天祥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通过优美的诗句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与祝愿,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下面将详细探讨此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 作者简介:
-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他是南宋末年的抗元名将、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后世尊称为“文忠”。
诗作原文:《和衡守宋安序送行诗》
玉立湘西第一州,丹梯小为岳云留。东风城郭人行乐,春日旌旗公出游。便趁绨香摩碧汉,莫嫌绣影涴清流。两君相见衣冠好,记取儿孙好话头。方共衡云把酒杯,春风吹向郁孤台。雁将回处惊帆落,花未开时怯笛催。别草可堪游子去,寄梅应为故人来。临行笑觅凝香谱,十驾那追逸骥材。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充分展示了文天祥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在诗中,他用“玉立湘西第一州”赞美友人的才华与地位,用“两君相见衣冠好”来称赞两人的仪表堂堂。这些描绘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尊敬之情,也寄托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 自然景观描绘:诗中对春天的景象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东风城郭人行乐”,“春日旌旗公出游”,展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色和友人即将离去时的不舍心情。此外,“莫嫌绣影涴清流”则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
- 哲理性思考:诗中的“别草可堪游子去,寄梅应为故人来”等句,反映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友情观,以及对后辈的期望和寄托。这不仅是对友人的一种祝福,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春风”、“碧汉”等都富有诗意,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诗的语言简洁而不失华美,体现了宋代诗歌的韵味和特色。
- 创作背景:
- 据资料显示,这首诗是文天祥在宋亡之际,作为使者赴元朝议和时所作。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也是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期待。
《和衡守宋安序送行诗》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人的才情与情操,以及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