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秦兵部求墨竹

夜到茆亭近竹篱,影随寒月下苔墀。
吟馀未懒萧疏兴,曾写离披一两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秦兵部求墨竹》是宋代诗人王佐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答秦兵部求墨竹》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佐才,他的文学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通过研究《答秦兵部求墨竹》可以深入了解到王佐才的文学风格和艺术追求。同时,通过对该诗的分析,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宋诗的发展脉络以及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化心态。
  2. 诗歌原文:《答秦兵部求墨竹·墨传高节未为精》,这首诗简洁而含蓄。首句“夜到茆亭近竹篱,影随寒月下苔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夜晚景象。诗人夜行至茅亭附近,竹篱笆旁,月光映照在苔藓台阶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第二句“吟余未懒萧疎兴,曾写离披一两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并未减退,反而更加激昂。尽管只写了几枝墨竹的枝条,但已经足以表达他对竹子的热爱与敬意。
  3. 诗句赏析:王佐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墨竹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夜到茆亭近竹篱,影随寒月下苔墀”一句,不仅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景图,更通过竹篱笆、月光和苔藓台阶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通过这两句,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热爱。“吟余未懒萧疎兴,曾写离披一两枝”则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热情和艺术追求。尽管只是寥寥数笔,却已足以展现他对墨竹的理解和赞美。这一部分不仅体现了王佐才精湛的艺术技巧,更彰显了他对于自然美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
  4. 写作背景:《答秦兵部求墨竹》的创作背景也颇为有趣。据史料记载,王佐才曾经应秦兵部的邀请,为其书写过墨竹。此次秦兵部再次索求墨竹,王佐才便以此为题写下这首诗。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王佐才不仅擅长书法,更是一位深情且富有生活情趣的文人。他能够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捕捉并融入自己的诗作中,使得作品充满了生活的韵味和诗意。

《答秦兵部求墨竹》不仅是王佐才个人文学才华的体现,更是宋代文化风貌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深入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化心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