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萝萦拂道巘斜,高入层霄残紫霞。
地长杉篁环羽盖,风兼箫鼓落仙家。
危峰自照当岩月,绝壁堪通上汉槎。
人世不知真迹好,只寻流水访残花。
题紫霄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紫霄观》是宋代诗人胡则的作品,而非王向。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吸引了无数读者,成为了中国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下将详细介绍《题紫霄观》:
作者简介:胡则生活在北宋时期(约公元960年-公元1025年),是宋庠之子,与其父同为“西昆体”的代表作家之一。胡则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品原文:《题紫霄观》,这是一首描绘紫霄观美景的诗作。诗句“薜萝萦拂道巘斜,高入层霄残紫霞”生动地勾勒出了紫霄观周围自然景色的美妙。“地长杉篁环羽盖,风兼箫鼓落仙家”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最后两句“危峰自照当岩月,绝环堪通上汉槎”,更是将人带入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画面中。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作品赏析:胡则的《题紫霄观》不仅在形式上达到了和谐统一,而且在内容上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中的“地长杉篁环羽盖,风兼箫鼓落仙家”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杉篁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箫鼓则暗示了生活中的欢乐与和谐。此外,诗歌中对于自然景观的描绘,也体现了作者追求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境界。
《题紫霄观》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古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