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萝萦拂道巘斜,高入层霄残紫霞。
地长杉篁环羽盖,风兼箫鼓落仙家。
危峰自照当岩月,绝壁堪通上汉槎。
人世不知真迹好,只寻流水访残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作品,描绘了紫霄观的壮丽景色。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 第一句:”薜萝萦拂道巘斜,高入层霄残紫霞。”

  • 注释:这里的薜萝指的是一种植物,萦拂表示缠绕。道巘是指山岭上的道路。层霄即天空的高层,残紫霞表示天空中残留的紫色云霞。

  • 译文:山间小路旁,薜萝缠绕着道路的斜坡,直上云霄,只见天边残留着紫色的云霞。

  • 第二句:”地长杉篁环羽盖,风兼箫鼓落仙家。”

  • 注释:杉篁指的是杉树和竹子,环羽盖表示环绕像鸟羽一样的覆盖物。箫鼓指古时乐器,这里用来象征神仙的生活。

  • 译文:大地伸展开来,杉树和竹子环绕着像鸟儿羽毛一样的屋顶,风吹动这些树木就像箫笛和鼓声在仙境中回荡。

  • 第三句:”危峰自照当岩月,绝壁堪通上汉槎。”

  • 注释:危峰指的是险峻的山峰,当岩月是指月光照射在岩石上,汉槎可能是一种古代船只的名称,用于穿越险要的河流。

  • 译文:山峰高耸入云,月光照亮了岩石,仿佛月亮也映照在悬崖之上,而绝壁上的裂缝足以让人穿越到天河中的汉船。

  • 第四句:”人世不知真迹好,只寻流水访残花。”

  • 注释:人世意味着世俗世界。真迹指的是真实的景象或事物。流水访残花则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以及遗忘了自然的真实之美。

  • 译文:在这个尘世中,人们往往忽视了那些最真实美丽的景象,只是寻找着被流水冲刷过的花朵残骸,忘记了自然本身的美。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紫霄观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世俗世界的反思。诗人通过对紫霄观周围环境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中的“人世不知真迹好”一句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和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