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庆善寺

刚被篙工误,迟留一日装。
川涂隔浩渺,灯火乱昏黄。
呼仆回行李,寻僧宿上方。
山前十里雪,夜入梦魂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庆善寺》是宋代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生平:《宿庆善寺》的作者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浙江温州乐清的一个乡村。他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诗人,以直言谏议著称于世,并因其政治上的正直而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他的一生充满了爱国情怀和个人的文学成就,尤其是在政治和文学上的贡献使他成为后人的敬仰对象。
  2. 诗歌内容:《宿庆善寺》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在寺庙中留宿时的感受和所见到的情景。诗句“刚被篙工误,迟留一日装”描绘了因船班延误而不得不在庆善寺临时休息的情形;“川涂隔浩渺,灯火乱昏黄”则反映了夜晚降临后,周围环境的幽静与寺庙内灯火通明的景象。
  3. 文化意义:《宿庆善寺》不仅是王十朋个人情感与经历的抒发,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和文化场所的深刻感受。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作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这首诗还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文学、历史以及社会生活的重要素材。

王十朋的《宿庆善寺》不仅仅是简单的诗歌创作,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宋代文学和王十朋个人生活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南宋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