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昌龄弟还乡兼简梦龄

束书千里赴王畿,战艺贤关事偶违。
鉴水天高鸿雁集,左原山远鹡鸰啼。
夜床风雨客情恶,春草池塘诗思飞。
勉力还家对灯火,待看双桂擢秋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昌龄弟还乡兼简梦龄》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是王十朋文学成就的体现,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诗人简介: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生于南宋时期的温州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他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因“揽权”中兴而受到宋高宗的赏识,被擢为进士第一(状元)。王十朋的一生颇为传奇,他的仕途经历了从进士到宰相的转变。
  • 政治生涯:王十朋在政治舞台上有着不俗的表现,他曾担任秘书郎、侍御史等职,并在饶、夔、湖、泉等地担任要职。尽管他在政治生涯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也直言不讳地批评朝政,以名节著称于世。
  1. 诗歌原文与赏析
  • 诗句解读:《送昌龄弟还乡兼简梦龄》共由八句组成,每一句都是对昌龄弟弟归乡情景的生动描绘和深情寄托。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和情感表达,如“战艺贤关事偶违”、“夜床风雨客情恶”、“春草池塘诗思飞”等,展现了诗人对兄弟之情的深切体悟和对生活的感悟。
  • 人文关怀:王十朋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昌龄弟弟的祝福,还透露出他对兄弟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通过对昌龄弟弟的劝勉和期待,王十朋展示了他作为兄长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期望。
  1. 诗歌背景
  • 时代背景:王十朋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十朋的政治生涯充满了起伏和波折。他的诗歌创作往往与其政治生涯相呼应,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 个人经历:王十朋的个人经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一生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坎坷的经历。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使他的诗歌更加真实和感人。
  1. 文学价值
  • 艺术特色:王十朋的诗歌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上。他的作品中,无论是对山水的描述还是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都展现出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
  • 历史地位:王十朋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被后世多次引用和传颂,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1. 社会影响
  • 文化传承:王十朋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价值,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他的诗歌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 教育启示:王十朋的诗歌创作和思想观念对后世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和人生哲学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具有指导意义。

《送昌龄弟还乡兼简梦龄》不仅是王十朋个人才华和情感的体现,也是宋代文人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