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书千里赴王畿,战艺贤关事偶违。
鉴水天高鸿雁集,左原山远鹡鸰啼。
夜床风雨客情恶,春草池塘诗思飞。
勉力还家对灯火,待看双桂擢秋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给他的两个弟弟王昌龄和王梦龄的。他们兄弟两人在唐朝时期曾经一起参加科举考试,但最终都未能成功。因此,王昌龄决定送他们回家乡,并鼓励他们在家乡勤奋学习,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束书千里赴王畿,战艺贤关事偶违。
- “束书”意为收拾书籍,准备出行。
- “千里”形容距离之远。
- “王畿”指的是唐朝的首都长安。
- “战艺”指武技。
- “贤关”可能是指某个关卡或者地方,这里用来象征困难或挑战。
- “事偶违”表示事情没有按照预期进行。
- 鉴水天高鸿雁集,左原山远鹡鸰啼。
- “鉴水”指的是一条河流,这里可能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如鉴江。
- “天高”形容天空很高。
- “鸿雁”指候鸟,秋天会从南方飞往北方过冬。
- “左原”可能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南省。
- “鹡鸰”是一种鸟类,叫声像”叽叽”。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大雁南飞,鹡鸰鸣叫,暗示着兄弟二人即将分别。
- 夜床风雨客情恶,春草池塘诗思飞。
- “夜床”指的是夜晚的床铺,这里可能暗示着兄弟二人在旅途中的艰辛。
- “风雨”指天气状况恶劣,可能是指途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
- “客情恶”表示旅途的艰辛让诗人感到不愉快。
- “春草池塘”指的是春天的景色,池塘边的春草开始生长。
- “诗思飞”意味着诗人在春草池塘边产生了许多诗思。
- 勉力还家对灯火,待看双桂擢秋闱。
- “勉力”表示努力。
- “还家”指的是回到家中。
- “对灯火”指在家中点燃灯火,可能暗示着兄弟二人回家的心情。
- “双桂擢秋闱”指的是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 这两句诗表达了兄弟二人希望在家乡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他们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