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开宴种山西,翠幄重重眼界迷。
一段清和人共物,十分幽胜地临溪。
鸳鸿曲水阁中集,莺燕落花枝上啼。
贤榻获陪文字饮,不嫌踪迹间云泥。

【注释】

三月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邵宪:诗人的字。

送春:送走春天,指春季结束。

开宴:宴会开始。

种山西:地名。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翠幄:绿油油的帷幕。

眼界迷:视野被遮蔽。

清和人共物:人和自然界和谐相处。

幽胜地:风景秀丽的地方。

曲水阁:有流水环绕的楼阁。

莺鸿:即黄莺和紫燕,均为鸟名。

贤榻:高雅的床。

文字饮:以文酒相待。

不嫌踪迹间云泥:不以贫贱为耻。

【赏析】

这是一首写送春宴集之诗。上篇写宴集,下篇写游赏。

首联“送春开宴种山西,翠幄重重眼界迷”,是写宴席开始时的情景,用笔极为细腻,把宴席的气氛渲染得十分热闹。“送春”二字,暗寓着送别之意;“种山西”则表明宴席是在山中举行。这里,既点出了时间、地点,又写出了宴席的气氛。颔联“一段清和人共物,十分幽胜地临溪”,进一步写出了宴席上的美好情景。“一段清和”,是说宴席的气氛十分清新和谐;“十分幽胜”,是说宴会地点十分优美幽静。两句一反前两句的热闹气氛,转而写宴席上美好的景色,与前面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

颈联“鸳鸿曲水阁中集,莺燕落花枝上啼”,“鸳鸿”,即鸳鸯。这两句是说,有如鸳鸯一般的一对对男女,在曲水边的楼阁上聚会;又有如黄莺和紫燕般的鸟儿,在飘落的花瓣上欢歌起舞。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景物的优美,又写出了人物的美好情态,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生动。

尾联“贤榻获陪文字饮,不嫌踪迹间云泥”,是写宴席结束后的情景。“贤榻”是高雅的床。这句的意思是说:我荣幸地陪坐在贤者的床上,一起品尝着美酒佳肴;而我并不以贫贱为耻。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宴会结束时的气氛,又表现了诗人的谦虚态度。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流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