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五柳湾

出守江湖日念还,又扶衰病入巴山。
不能早作归田计,愧过渊明五柳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五柳湾》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1. 诗人简介: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温州乐清四都左原,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诗人。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还包括了政治上的抱负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王十朋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曾历任秘书郎、侍御史等官职,并被宋高宗赏识,最终官至秘书郎。

  2. 诗歌内容:诗中“出守江湖日念还”,描绘了王十朋远离家乡,身居官场的生活。他每日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自然的思念,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然而,他也意识到了自己无法早归田园,与陶渊明相比,感到了一种深深的遗憾。

  3. 文化背景:《过五柳湾》不仅仅是一首诗,它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仕途选择以及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思考。王十朋通过这首小诗,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感慨。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即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也不忘关注社会和自然,试图寻找一种平衡。

  4. 艺术特色:《过五柳湾》作为一首七言绝句,简洁而富有力度,语言朴实却寓意深远。王十朋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情感。此外,诗中蕴含的哲理也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王十朋的《过五柳湾》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部反映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生活体验,也折射出一个时代文人对于理想、责任和社会价值的深刻反思。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