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三绝

圣主中兴急用人,小臣无术赞经纶。
功名分付云台士,愿学先生事隐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钓台三绝》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组诗,共三首七言绝句。这三首诗分别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感慨、自身才能与官场现实的无奈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分析这三首诗之前,首先要了解王十朋的生平背景。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生于南宋时期的温州乐清四都左原,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仅是宋代的重要文人,而且还是南宋时期的政治人物,其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一首《钓台三绝》表达了王十朋面对朝廷急需人才而自己无计可施的无奈。”圣主中兴急用人”,这里描绘了当时社会对于政治才能的迫切需求,而诗人则无法提供应有的帮助或对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功名分付云台士”一句也显示了他对那些能够承担国家重任的人才寄予厚望,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第二首诗中,”窃食三州愧不才,扁舟又过子陵台”,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省。在这里,诗人以“扁舟又过子陵台”暗示了自己虽然有才华但未能被重用的现实。”心知敬慕先生节,乞得祠宫归去来”,则进一步表明了诗人渴望通过隐居来保持自己的道德标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名利的淡泊。

第三首诗则以自然景物为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山水高长子陵节,桐庐萧洒范公诗”,借用山水的高远和宁静来比喻高尚的人格和生活态度。”又吟处士清新句,蝉拽残声过别枝”,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清净的生活场景,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与远离。

《钓台三绝》不仅仅是一组诗歌,它更是王十朋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精神追求的独特反思。通过对这三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宋代诗人的文学才华,还可以深刻理解到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