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劝农

六年四郡劝农耕,自欲归耕尚未成。
游宦何如在家好,一廛从此愿为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出郊劝农》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四首。以下是对该组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出郊劝农四首·其一》
  • 六年四郡劝农耕,自欲归耕尚未成。
  • 游宦何如在家好,一廛从此愿为氓。
  • 守臣忧国愿年丰,半刺双凫此念同。
  • 安得时旸时雨若,有生均在泰和中。
  1. 诗歌赏析:第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第二首诗反映了作者想要放弃仕途回家乡务农的愿望。第三首诗体现了作者为国家忧虑、希望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情。第四首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谐与农业生产的赞美。整组诗不仅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现实,还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情感和对自然、民生的关注。

  2. 诗人简介: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他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曾因“揽权”中兴而受到宋高宗的青睐,并最终以进士及第的身份进入官场。王十朋不仅在政治舞台上活跃,其诗词作品也深受后世推崇。

  3. 创作背景:该诗组的创作背景发生在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农民饱受战乱之苦,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十朋写下了这组反映农民生活和心声的诗歌,旨在唤起人们对于农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4. 文学价值:《出郊劝农》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其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农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此外,这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十朋的《出郊劝农》是一首集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身的经典之作,无论是从诗歌的艺术风格还是从其深刻的社会意义来看,都具有极高的阅读和研究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