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律临姑洗,宸心念岁饥。
时羞方庙献,麦实为民祈。
日暖轻花吐,风和翠浪微。
敢言因鲔荐,愿勿作蛾飞。
会续来牟颂,宁闻告籴讥。
崆峒今岁熟,登荐定无违。
为麦祈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麦祈实》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帝在阳春三月心系百姓,祈求丰收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的深刻关怀和对国家富强的殷切希望。
从内容上看,王十朋在《为麦祈实》中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具体的农业活动,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祥和美好的图景。他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注,还体现了其作为政治家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与承诺。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农作物生长状况的描写,更是一次深情的政治抒情。
从艺术手法上讲,王十朋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如“日煖轻花吐,风和翠浪微”等句子,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而充满生机的田园之中。此外,诗中的“阳律临姑洗,宸心念岁饥”,则通过天文地理的自然现象与政治事件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远大的抱负。
从文化背景来看,这首诗的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宋代社会处于变革期,诗人王十朋以其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政治意识,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文化自信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通过对自然的描写,王十朋也试图表达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教育功能。
《为麦祈实》不仅是宋代文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的体现,也是诗人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产物。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古典文学宝库,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代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