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始絺

盛德方居火,天王始服絺。
薰风生殿早,畏日到官迟。
莹雪罗初叠,含风葛乍披。
汗宁濡玉体,暑不近天肌。
表饰遵尼父,恩荣彼拾遗。
中宫同俭德,无愧葛覃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子始絺》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属于五言排律体,创作于宋时期。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王十朋(987年—1045年),字龟龄,号梅溪居士,温州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书法家,其诗词多反映了他对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他的生平和作品对于研究宋代文学有重要的价值。
  2. 作品原文及翻译:《天子始絺》全文如下: 盛德方居火,天王始服絺。薰风生殿早,畏日到官迟。莹雪罗初叠,含风葛乍披。汗宁濡玉体,暑不近天肌。表饰遵尼父,恩荣彼拾遗。中宫同俭德,无愧葛覃诗。
  • 这首诗描述了夏日的清凉与皇帝的关怀,以及朝廷对农事和百姓福祉的重视。
  1. 作品赏析:《天子始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天的凉爽与皇帝对民生的关怀,以及朝廷对于农业和民众生活的关心和支持。在诗中,皇帝的御衣轻薄透气,体现了他对人民福祉的关怀;而农忙时节的及时指导则显示了皇帝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2. 写作背景:该作品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传是在宋时期,这为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了背景信息。
  3. 名家点评:王十朋的诗歌在当时就受到广泛的赞誉,许多学者对他的作品进行了研究和评价,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我们对宋代诗歌的认识。

《天子始絺》不仅展示了宋代诗人王十朋深厚的艺术造诣,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政治理念。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