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方居火,天王始服絺。
薰风生殿早,畏日到官迟。
莹雪罗初叠,含风葛乍披。
汗宁濡玉体,暑不近天肌。
表饰遵尼父,恩荣彼拾遗。
中宫同俭德,无愧葛覃诗。

天子始絺,盛德方居火,天王始服絺。

薰风生殿早,畏日到官迟。

莹雪罗初叠,含风葛乍披。

汗宁濡玉体,暑不近天肌。

表饰遵尼父,恩荣彼拾遗。

中宫同俭德,无愧葛覃诗。

注释:天子即指皇帝或帝王。开始穿上絺(chī)衣,即细葛布制成的夏装。天子在夏季开始穿上絺衣,意味着夏天已经到来。“方”在这里是“正当”的意思。“方”字在此作动词用,意思是正在做着……的动作。“天王”是指皇帝。“始”是第一、开始的意思。“服絺”是穿着葛布衣服。“薰”(xūn),暖风,这里指温暖的南风。因为南风的吹拂会使宫殿显得更加凉爽宜人。“到官迟”,到达任所的时间晚一些,是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莹雪罗”是洁白如雪的葛布,用来制作罗衣。罗衣是一种有纹饰的衣服。“葛”,一种植物名,这里泛指葛布。“乍”,副词,刚刚,一会儿;“披”,穿、戴。 “汗宁”是说汗不会湿透衣裳。“濡”,湿的意思。“玉体”指的是身体。《礼记•内则》:“古者冠右社之前,今冠左社之前。”《左传》:“吾子其舍乎?”“玉体”代指君王的身体。“暑不”是说夏天没有。“亵(xiè)天肌”是说夏天不靠近肌肤。“表饰”、“尼父”,都是孔子,“尼父”是孔子的别称。“遵”,遵循,遵守。“拾遗”,拾取遗漏的礼仪,这里是说遵循孔子的教诲来行事。“中宫”,皇后的正室。“同”与“无”相对,表示相同或相等。“中宫”,即皇后。“同俭德”,与皇后一样节俭。“无愧”,没有什么可惭愧的。“葛覃(zhuān)诗”,指《诗经》中的《葛覃》,原是周朝妇女出嫁前为母亲织布的诗篇。这里借指节俭的美德。《诗经·大雅·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以克岐邦。”“同俭德”与“无愧葛覃诗”是说皇后和皇帝都遵循节俭的美德,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夏季时皇帝穿着絺衣的情景。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所以皇帝在夏季开始换上絺衣,这是顺应季节变化的正常行为。同时,由于南风的吹拂会使宫殿显得更加凉爽宜人,所以皇帝到达任所的时间可能会晚一些。皇帝穿着白色葛布制作的罗衣,这是符合古代礼仪的。此外,皇帝和皇后都遵循节俭的美德,这是值得赞扬的行为。最后,他们与《葛覃诗》相联系,表达了他们与民同乐、与民共享美德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