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李侍郎

君不见西京孝武称材雄,致治欲与唐虞同。诏求贤良论阙政,翻取曲学公孙弘。
又不见文宗在唐号儒雅,制诏勤勤策群下。刘蕡切直弃不收,卒使太阿归宦者。
吾皇策士亲临轩,不为故事求空言。犹疑有司效冯宿,或恐前列登公孙。
九天赐下飞奎翰,照眼昭回悼云汉。抑尚忠谀有训词,品题高下由宸断。
儒宗被命持文衡,银钩拜赐恩非轻。归将乐石刊圣语,分贶下及狂愚生。
畎亩惓倦蓄忠愤,射策自惭言不尽。它日倘陪鸳鹭行,愿效魏公摅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李侍郎》是一首由宋朝文学家司马光创作的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采和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文人的生活状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介绍
  • 司马光: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因其深厚的学术成就和对政治改革的贡献而闻名于世。司马光在文学上的成就同样显著,尤其擅长散文,其作品以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而著称。
  1. 诗歌原文
  • 卫武文章比淇竹,闭阁著书欣仰屋。胸蟠载籍馀万卷,为家五百九十六。
  • 素养的提升和追求卓越的决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深厚底蕴和崇高理想。
  1. 内容解析
  • 卫武文章比淇竹:此句可能寓意着司马光本人如卫武公般,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杰出的才能,能够以自己的学问来比拟竹子般坚韧不拔的形象。
  • 闭阁著书欣仰屋:司马光选择在封闭的环境中专心致志地撰写书籍,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学问的极致追求和自我约束的精神。
  • 胸蟠载籍馀万卷:表达了诗人深厚的学识积累,拥有大量典籍,表明了他广泛涉猎和深入研究的态度。
  • 为家五百九十六:这个数字可能象征着家中藏书的数量,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重视和对学问的尊重。

通过了解《谢李侍郎》这首古诗词及其创作背景、作者介绍、诗歌原文及内容解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以及它所传达的历史文化信息。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展示,也是历史与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