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西京孝武称材雄,致治欲与唐虞同。诏求贤良论阙政,翻取曲学公孙弘。
又不见文宗在唐号儒雅,制诏勤勤策群下。刘蕡切直弃不收,卒使太阿归宦者。
吾皇策士亲临轩,不为故事求空言。犹疑有司效冯宿,或恐前列登公孙。
九天赐下飞奎翰,照眼昭回悼云汉。抑尚忠谀有训词,品题高下由宸断。
儒宗被命持文衡,银钩拜赐恩非轻。归将乐石刊圣语,分贶下及狂愚生。
畎亩惓倦蓄忠愤,射策自惭言不尽。它日倘陪鸳鹭行,愿效魏公摅底蕴。

第一句“君不见西京孝武称材雄,致治欲与唐虞同。”:这句话是说,你看不到西京城中孝武皇帝(汉武帝)以才学出众而闻名,想要治理国家达到和唐尧、虞舜相同的境地。

第二句“诏求贤良论阙政,翻取曲学公孙弘。”:这句话是指,皇帝发布诏书寻找贤良之士,讨论国家政治上的不足之处,结果却选择了善于曲意逢迎的公孙弘来担任官职。

第三句“又不见文宗在唐号儒雅,制诏勤勤策群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又看不到唐朝的文宗皇帝(唐宣宗)被称为儒雅之人,他的诏令频繁地鼓励臣子们提出建议。

第四句“刘蕡切直弃不收,卒使太阿归宦者。”:这句话是在说,刘芳(唐代官员,因其直言进谏被贬)虽然直接而真诚,但却没有被采纳,最终导致权力落入宦官之手。

第五句“吾皇策士亲临轩,不为故事求空言。”:这句话是说,皇帝亲自来到朝堂上策士,而不是按照老规矩去寻找空洞的话语。

第六句“犹疑有司效冯宿,或恐前列登公孙。”:这句话是说,仍然怀疑有关部门效仿冯宿的行为,或者担心前面的官员会像公孙弘一样获得重用。

第七句“九天赐下飞奎翰,照眼昭回悼云汉。”:这句话是在说,天上的神灵降下了神奇的文字,它们明亮如星辰,照亮了大地。

第八句“抑尚忠谀有训词,品题高下由宸断。”:这句话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强调了朝廷对忠诚和谄媚者的区分是基于他们的言论和品质。

第九句“儒宗被命持文衡,银钩拜赐恩非轻。”:这句话是说,儒家学者被任命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他们的任命是受到皇帝的恩宠和重视。

第十句“归将乐石刊圣语,分贶下及狂愚生。”:这句话是说,他将乐府诗集刻在石头上,这些作品被广泛传播,使得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了解圣贤的话语。

第十一句“畎亩惓倦蓄忠愤,射策自惭言不尽。”: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担忧和个人的不满,他认为自己没有说出全部的想法。

第十二句“它日傥陪鸳鹭行,愿效魏公摅底蕴。”:这句话是说,如果将来有机会能够像魏徵一样辅佐君主,那么我愿意尽力去实现自己的志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