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下苍龙古,万壑千岩拥仙府。
寿乐堂西面卧龙,壑月岩风满窗户。
苍松溜雨大十围,绿水浮荷深一股。
作堂主人久黄壤,仁智风犹似邹鲁。
诗仙骑龙已上天,妙句光芒照寰宇。
青山偃蹇只如昔,高处去天无尺五。
杨侯淮泗老儒学,文字撑肠笔风雨。
朅来赞幕古东州,要与青山作盟主。
虚堂宴坐饱风月,此外一毫端不取。
它日从公物外游,贝阙珠宫酌琼乳。

题寿乐堂用东坡韵赠杨元宾佥判

蓬莱阁下苍龙古,万壑千岩拥仙府。

寿乐堂西面卧龙,壑月岩风满窗户。

苍松溜雨大十围,绿水浮荷深一股。

作堂主人久黄壤,仁智风犹似邹鲁。

诗仙骑龙已上天,妙句光芒照寰宇。

青山偃蹇只如昔,高处去天无尺五。

杨侯淮泗老儒学,文字撑肠笔风雨。

朅来赞幕古东州,要与青山作盟主。

虚堂宴坐饱风月,此外一毫端不取。

它日从公物外游,贝阙珠宫酌琼乳。

注释:

蓬莱阁:传说中的海中三座神山之一,也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苍龙:指山峰的形状像龙一样蜿蜒起伏。苍松:指山中长着的高大的松树。溜雨:指松树在下雨时的倒影。大:形容树木高大。绿水:指山中的溪流或湖泊里的水是绿色的。浮荷:指水中的荷花或荷叶漂浮在水面上。作堂主人:指建房的人,即建筑者。仁智:指仁爱和智慧。邹鲁:指古代的两个国家,鲁是春秋时期的鲁国,邹是战国时期的邹国。诗仙:指李白,唐代著名诗人。骑龙:指骑着龙飞升上天。妙句:美妙的句子。光芒:指光辉灿烂。寰宇:指整个世界。偃蹇:弯曲的样子。这里比喻高而曲折。去天:离开天空。尺五:长度单位,一尺约等于五寸,这里指距离天空的距离。杨侯:指杨元宾,字元宾,号青崖,北宋官员,曾历任淮南东路转运使等职。淮泗:淮河、泗水二河流经的地区。老儒学:指年事已高的学者。文字:指文章、诗词等文学作品。撑肠:形容文章气势磅礴如撑肠刮肚。笔风雨:指写文章时如风雨般猛烈有力。朅来:忽然来到。赞幕:指辅佐治理政事或出使。东州:东州,即宋代的京东路,包括今山东的部分地区及河南的一部分地方。盟主:盟主是指一方的主盟者或首领,这里指杨元宾在东州的地位相当于盟主。虚堂:空荡荡的殿堂。宴坐:悠闲地坐着。风月:自然美景或美好时光。其他:指其他的景物或事情。物外游:指脱离俗世的游乐活动。贝阙珠宫:用贝壳砌成的宫殿,用珍珠装饰的宫殿,比喻华丽的宫殿。酌琼乳:用美酒来饮用。

赏析:

此诗为题寿乐堂而作,作者杨元宾是一位有学问的老儒,他在诗中对寿乐堂的建筑和环境作了生动描绘。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首联“蓬莱阁下苍龙古,万壑千岩拥仙府”描绘了寿乐堂所处的自然环境,这里的蓬莱阁是一座古老的楼阁,周围环绕着万壑千岩,仿佛一座神仙府邸。这一句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寿乐堂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氛围。

颔联“寿乐堂西面卧龙,壑月岩风满窗户”进一步描绘了寿乐堂的景观,寿乐堂位于山腰之上,背靠高山,面向峡谷,如同一条卧龙横卧于此。夜晚的月光洒在峡谷之中,山风吹过窗棂,使得室内充满了山间的气息。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寿乐堂的自然景观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苍松溜雨大十围,绿水浮荷深一股”继续描绘寿乐堂周围的自然环境,山中的松树被雨水打湿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圈,清澈的溪流中漂浮着一片荷叶。这两句诗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寿乐堂周围的山水之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尾联“作堂主人久黄壤,仁智风犹似邹鲁”表达了对寿乐堂主人的追忆和赞美。这位主人虽然已经离世,但他所建立的堂舍仍然充满仁爱和智慧,仿佛回到了邹鲁那样的时代。这一句既表达了对主人的怀念之情,也展示了寿乐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这首诗通过对寿乐堂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